公告通知

第三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——视觉创意设计技能比赛规程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25-04-26 06:15:30  浏览:

  一、比赛目标

大赛旨在以竞赛为有力抓手,构筑起两岸大学生深度交流的优质平台,全方位展现两岸高校在视觉创意设计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前沿成果,强化两岸文化认同。大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,对接文化创意产业,促进视觉设计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,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将专业设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,产教协同育人,通过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建、以赛促改,以赛促融,引领专业建设工作开展和教学改革深化,实现视觉设计人才的全面发展,使培养质量显著提升。大赛充分发挥视觉创意设计的独特优势,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艺术动力,助力两岸文化蓬勃发展。

二、大赛主题

萌动两岸·设计无界

三、大赛内容

(一)参赛内容

围绕虚拟或实体宠物品牌,进行包装、海报、书籍、插画、VIIP及文创周边等视觉类设计。作品要求:

1.以设计稿参赛,作品规格为A3

2.JPG格式,分辨率不得低于300dpiRGB\CMYK

3.系列作品限3张以内(含3张,请保持设计版式横竖一致)。

4.作品宣传海报。将整体作品用一张海报表达,锻炼作者宣传作品的能力;海报中不允许出现作者姓名、学校名称。要求:竖版A3幅面(297mm×420mm),300dpiJPG,不超过5M

5.创作中如使用了素材,务必在报名表中详细注明出处,并取得授权;如使用AIGC工具辅助创作,须在报名表中予以注明。

(二)参赛方式

线上提报作品,每队1-3人,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。

(三)报名资格

海峡两岸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均可参赛。

(四)作品要求

作品要求原创,提交电子稿,每校限报2项。

四、参赛流程

1参赛流程

步骤主要内容
第一步下载大赛方案及规程,获取参赛资料。
第二步作品创作。
第三步网上提交材料。参赛院校请于202562024:00前,以“参赛类别-作者姓名-学校名称”命名邮件标题,向指定邮箱skgjjygg@163.com发送以下3份材料:1.设计作品电子文件;2.2025年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视觉创意设计技能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》的word电子版、PDF扫描件(见附件1);3.《附件2.第三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视觉创意设计技能大赛作品汇总表》的PDF扫描件(见附件2)。
第四步秘书组汇总参赛作品。
第五步作品评审。
第六步公布成绩。
第七步颁奖典礼。

五、组织机构

(一)组织委员会

大赛设组织委员会(以下简称组委会)负责竞赛各事项的全面领导,主要负责竞赛的组织实施。下设秘书处,秘书处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、中共潍坊市委台港澳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,负责竞赛日常工作。

(二)专家委员会

成立专家委员会,征集专家库专家20--30人(含台湾专家),负责作品评审等工作。

(三)纪律与监督委员会

负责监督竞赛的组织实施。

(四)仲裁委员会

负责受理相关投诉与举报,深入调查,做出客观公正的

集体仲裁。

六、成绩评定

(一)评分标准

成绩评定在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、独立、透明的条件下进行,赛项最终得分按百分制计算,满分100分。具体评分标准参考见表2


2赛项评分标准

评审指标指标描述分值
创意性1.作品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设计,表达形式新颖,构思独特、巧妙;2.作品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;3.内容、结构设计独到,作品创意独特、视觉吸引力的记忆力程度。30
艺术性1.正确运用形、色、肌理、空间、明暗等设计语言、表达意境清晰;2.构图完整、合理、和谐,遵循艺术性与装饰性、趣味性与独创性、思想性与单一性、整体性与协调性等相统一的原则。30
规范性1.设计作品内容健康,积极向上,符合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要求;2.作品切合实际生活,能够清晰表达设计意图。20
实用性1.方案可实施性、适用性强;2.具有实用价值,并能进行实际落地执行的,解决具体实际问题。10
技术性在限定的篇幅和成本内实现最优化的艺术效果10

(二)评分方式

评委组:5人(设组长1名)。

评委组成条件:由高等学校、行业企业专家组成。

评分方法:参赛作品由评委组成员评分,采用先定档后打分的方式。依据评分标准对全部选手所完成的作品整体评审,基本确定作品定档顺序后,对作品打分,去掉最高分、最低分后,取有效分数的平均分。

定档规则:

A档:百分制分值90-100

B档:百分制分值80-89

C档:百分制分值70-79

D档:百分制分值60-69

成绩产生方法:评委组长负责作品评价的整体工作安排,负责成绩的评分、复核,秘书组负责汇总分数。

成绩公布方式:最终成绩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。

八、奖项设置

(一)选手奖励

设置一、二、三等奖,原则上不超过参赛团队总数的10%20%30%,并设优秀奖若干,颁发证书。

(二)指导教师奖励

一等奖参赛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。

(三)组织奖励

参赛学校按参赛赛项获奖名次计算积分,积分最高的学校,获得最佳组织奖。


联系人:尹健健,13371099602;武峰,18253633603